本文摘自—— 20050602 香港商報

 
中國家池養魚開始於南宋時期(1163年前後),地點在杭州城內的德壽宮。南宋皇帝趙構被遼金追到長江以南後,在臨安德壽宮內建有金魚池,這也是最早的家養魚池,後在皇帝的影響下,官員也造池養魚,出現了一批專門養魚的人。後來,盆養加速了金魚多品種的形成,到了晚清,中國養殖金魚進入到有意識的人工選種階段。

嘉興金魚最早獲釋

 
佛教戒殺生,宣導行善,中國釋放被捕動物的舉動,叫做放生。中國最早把金鯽魚單獨放養在池中養殖的地方是:宋朝初年(西元968年一975年間)嘉興的金魚池,做這項工作的人是宋朝吳越國刺史丁延贊,他在嘉興城外的一個池中發現金鯽魚,從此這個池被稱為金魚池,後來這個池成為放生池。



  由於佛寺裏的放生池蓄養鯽魚,這類原本野生的鯽魚也就開始家化家化飼養避免了與野生鯽魚的雜交,也沒有自然環境裏的生存競爭,再加以人工選擇,便形成了後來的金魚。
根據文獻紀錄,嘉興月波樓下、杭州六合塔下、杭州南屏山池中,是最早把野生金鯽魚放入放生池中飼養的地區,在此受到人類的保護,並從僧人和遊人中得到一些食物。



  從元初起,金魚漸改為盆養和缸養。到了明代處處人家何營之,養以供玩1949年後,經過園林工人的搜集、交換和培育,現在杭州金魚已增加到100多個品種,並遠銷國外,其中如瑪瑙眼鶴頂紅獅子頭等都很有名。


宮廷金魚名揚四海

 
北京飼養金魚歷史久遠,早在南宋末年岳飛的後代岳柯在《程史》中記載了當時北京以蓄石為池飼養金魚的情景。明代皇帝朱翊也喜養金魚,史料中記載他常年在桌案之上的盆中飼養金魚。清朝,金魚更成為宮廷小不可缺少的寵物,所以北京金魚又有宮廷金魚之稱。

 
北京也是飼養金魚的民間藝人較為集中的地方,天壇北門外龍鬚溝附近的金魚池,因為生活著很多以養金魚為生的民間藝人而得名。另外,北京城東南建國門外的高店,是北京金魚的又一產地,這裏是以養草金魚為主,每年也有大量金魚出口。

 
北京金魚不僅歷史悠久,而且質優、品種奇特、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素以色澤好、顏色正、體態美而名揚華夏,這是因為北方晝夜溫差較大,對於金魚的增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老北京人養魚都以鮮活魚蟲為餌料,其營養成分之豐富是其他餌料所不及的;再者北京喜歡以老水養魚。

 
北京四季分明,光照時間長,淺水易透光,輔之以老水,老水含有較豐富的浮游植物,這些條件促使金魚色素細胞發育優良,色體顏色鮮豔。在同樣飼養條件下,以北京和廣東為例,兩地水質不同,藍顏色金魚在廣東大部分呈白色,在北京則保持純正的藍色。

賞魚有四宜

 
養魚,當然是為了賞魚。賞魚有四宜。一是宜早起,早起賞魚,晨曦初露,霞光未散,初陽蕩漾于清泉碧藻之間,其景如畫,其情如詩。二是宜月夜,月夜賞魚,銀盤當空,倒影插波,浮搖晃蕩。若沉醉其間,忽有驚鱗躍起,倏間變醉為醒,引為一笑。三是宜微風,風中賞魚,水波如紋,波有聲,紋成韻,魚聞聲而雀躍,人聽韻已暢然。四是宜細雨,細雨霏霏,魚翔淺底,水面珠花飛濺,水底恍如洞天。夏養金魚宜加氧有些金魚夏季會突然死掉,這種情況多半是缺氧造成的。水中氧氣不夠時,金魚會浮到水的表層吹氣泡,要趕快換水。夏天要使魚缸中的水位盡可能高些,讓金魚有機會潛入溫度較低的低層水中;勤換水、勤除汙物,必要時拉一個遮光簾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